【茶史】原來,140多年前芳村就是茶市
茶友網(wǎng)首頁 個人中心
下載APP 下載APP
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
【茶史】原來,140多年前芳村就是茶市

廣東茶葉生產(chǎn)歷史悠久,茶文化氛圍濃厚。廣東在世界茶產(chǎn)業(yè)的歷史地位重要,廣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(fā)祥地之一,各地茶葉經(jīng)過廣州銷往世界各地;如今廣東是全國最大的茶葉消費省和流通大省,茶葉貿(mào)易最重要的市場,廣州芳村是影響世界的茶葉“華爾街”,這里的茶葉近銷國內(nèi)各地,遠銷歐美和東南亞等世界其他國家,每年總交易額達到數(shù)十億。

其實,芳村作為著名的茶市,由來已久。早在140多年前,英國攝影師約翰·湯姆遜就參觀過芳村的茶葉商行和制茶作坊,并留下了生動的文字和珍貴的照片,收錄于《中國與中國人影像》一書中。

在江右岸的花地河下游,建立了不少茶葉商行和制茶作坊,對于那些對茶商和制茶過程多少感興趣的讀者,我現(xiàn)在愿意向他們作些介紹。

制茶

離開小河邊,沿著被擁擠不堪的一排排小船塞滿的狹長河道,我們登上石碼頭,來到一個庭院前,一些茶工正在院子里稱量茶葉。我們走進一幢三層高的磚樓,一位這里的外國客戶將我們介紹給這兒的老板唐慶清(譯音),他指示一位雇員帶我們參觀。我們先被帶進一座大倉庫,里面堆放著上千箱新茶,隨時等候商人們來檢驗。茶葉的檢驗過程非常簡單,外國品茶師來后,先分堆選取若干箱做上標記,搬出來稱重,并仔細察看,作為整堆茶葉的樣本。如果挑選出來的樣本經(jīng)檢查合格滿意的話,那么,全部貨物就無需進一步檢驗而裝上船……

出口茶葉稱重

參觀了倉庫之后,我們又來到另一座廠房,看到了中國珠茶的制作方法。首先在陽光下把新鮮的紅茶葉曬個半干,然后放在手掌上,或是在平盤里搓卷;還有的放在麻袋里用腳踩,使茶葉卷起來;再攤放在鐵盤上用火烤,待茶葉烤得枯黃以后,攤在竹盤上,將茶梗、壞莖等劣物挑揀出來。

廣州的揀茶工

在這座大石屋里,我們看到了茶葉生產(chǎn)的每一道工序。生產(chǎn)珠茶所必需的勞動有著新奇和有趣的過程。我們驚奇地看見一組身強力壯的工人,每人只穿一條棉布短褲,四肢裸露可能是為了活動靈便。你剛看到他們的時候,簡直想不出他們在干什么。是在工作?還是在玩?他們在房梁邊或靠墻,抱著手臂,腳不停地在地板上來回滾動著一些直徑有一英尺大小的(即像普通足球一樣大小)的茶葉包。領(lǐng)我們參觀的人證實他們是在工作,而且是很累的工作。工人們腳下裝滿茶葉的小包經(jīng)過不斷地滾動,最后成了球狀。當茶葉卷得越來越緊時,需要把包松開,在袋口上把茶搓成螺旋形小卷,然后又重新滾動茶包。就這樣不斷重復(fù)地絞搓和滾動,直至茶葉完全變成一個個小珠。最后工人們把茶按質(zhì)量分為不同等級,再烘干之后,加入香味和花球,就成了珠茶。

踩制香片和珠茶

為了看看外國品茶師是如何運用他們獨特的科學(xué)方法工作的,我不得不渡河來到沙面(Shameen)一個美麗的綠色小島……當我走進院子,迎面是一棟樓房,寓所在樓上,樓下是買辦的房間和辦公室;辦公室隔壁是茶葉鑒定室,室內(nèi)沿墻壁立著一排排整潔的架子,架子上擺滿了不同尺寸的小圓錫盒,每一只上都貼有中、英文書寫的標號和日期。這些盒子里裝的是各種新茶和陳茶的樣品,用來做口感、味道及形狀等的比較,從而確定哪種可以銷售。房子中央是一張長桌,上面擺著精細的白瓷蓋碗專供品茶之用。通常把樣品茶放入碗里,用適度的熱水沖開,并用計時沙漏計算茶葉泡開的時間;這些完成之后,就可開始品嘗。這是鑒定上品的最有效方法。

廣州的一間品茶室

這間屋子的窗戶朝北開,并有屏風(fēng)擋住,使得只有少量光線照射進來,直照在樣品茶桌子下方。桌板上的茶葉樣品分攤在方形木盤上,在如前描繪的那種光線下仔細查看茶葉的顏色、制作、外觀和香味。所有這些鑒定工作都是由受過專門訓(xùn)練以適于這種神秘藝術(shù)的人員進行的。這些專家所掌握的茶葉方面的知識具有極為重要的商業(yè)意義,因為經(jīng)鑒定挑選的茶作物在國內(nèi)市場上能夠帶來多少利潤,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些專家本人的判斷力。因此你可以看到,商人們?yōu)榱祟A(yù)期利潤,不僅在選擇出口茶葉時嚴格把關(guān),而且在裝船前的最后一刻,也不能忘記采取有效措施,謹防欺詐行為造成的質(zhì)量或重量上的缺陷。

(下圖請翻轉(zhuǎn)屏幕90°瀏覽)

1869年的美國旗昌洋行大樓。這白色圍墻內(nèi)的區(qū)域,也是168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獲準在廣州修建的商館所在地。

廣州作為近代中國著名的口岸,這里曾云集了各國的商館和洋行,而茶、絲綢和陶瓷也一直都是出口的大宗商品。

(編輯:曉林)